活動作為工作分解結構的最底層,被稱為項目過程中最基本的工作單元,如下圖所示。
可以看出,所謂定義活動,就是把在定義范圍中所產生的工作分解結構的最底層識別出來?;顒佑袃煞N類型:不連續活動和投入活動。
•所謂不連續活動,是指有明確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的活動,項目中的大多數活動都屬于不連續活動。
•所謂投入活動,是指那些需要周期性反復執行的活動,包括定期的管理性活動(如項目的周期例會、定期的審計活動等),以及工程維護性活動(如機器設備的定期保養等)。
對項目的后續活動來說,項目中的不連續活動是起決定作用的。定義活動過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識別出項目中的所有活動,作為后續分配資源的基礎。
活動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,而是有著某種依賴關系。在時間管理中,依賴關系一般都是指時間順序上的關系。依賴關系有兩種情形:強制性依賴關系(Mandatory Dependencies)和自由依賴關系(Discretionary Dependencies)。
強制性依賴關系是指兩個活動之間所固有的依賴關系,它們之間通常存在某種實際的約束條件。例如,在產品開發項目中,只有設計活動完成后才能開始產品的實現活動。所以,強制性依賴關系也被稱作硬邏輯關系。自由依賴關系是指活動之間的關系可以自由處理,并不存在某種約束。但是可能由于下列原因人為地設定了某種依賴關系:
•由于資源的限制,無法并行操作而只能串行操作,隨意指定一種執行順序。
•某些情況下,存在一個“最佳實踐”的活動順序。
自由依賴關系并不是一種內在的、固有的關系,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會被調整。確定活動之間的關系最終是描述活動的先后關系,描述活動在時間上的邏輯順序。先后關系決定活動在項目進度中的位置,一般來說有兩種類型的活動:前導活動和后續活動。
前導活動是在另一個活動之前必須出現的活動。例如,如果去電影院看電影,那么買電影票就是看電影的前導活動。后續活動是在前導活動之后必須出現的活動。例如,在看電影的過程中,檢票活動就是買票活動的后續活動?;顒又g的先后關系,可以用下圖來說明。
上圖中表示了用箭頭線連接的兩個活動A和B。箭頭所指向的活動B依賴于箭頭線尾部連接的活動A。同時,箭頭連接代表活動圖框的部位反映了“活動的開始”和“活 上圖活動之間的關系 動的結束”之間存在依賴關系。
這樣,活動B的“開始”或“結束”需要依賴于活動A的“開始”或“結束”,它們之間存在4種組合關系,如下表所示4種活動關系類型
結束后才開始(Finish Start),這一類是最普遍的活動類型。項目中的大多數活動之間都具有這種關系。但是要特別注意這種關系所屬的依賴條件,有的是強制性依賴,有的卻是自由性依賴。如果是前者,往往意味著某種產品的生產過程具有工藝上的要求,違背了這個條件會對質量產生影響。另外,并沒有要求后續活動一定在前導活動完成后馬上開始,可以有一定的滯后時間,但是絕不能在前導活動完成之前開始。
開始后才開始(Start Start),指一個活動開始后,另一個活動才能開始。這經常表示某種并行但具有一定依賴關系的活動。例如,產品的測試活動依賴于構造活動的結果,但又獨立于構造活動。這里并沒有要求后續活動一定在前導活動開始后馬上開始,但是不能在前導活動開始前開始。
結束后才結束(Finish Finish),指一個活動必須在另一個活動結束之后才能結束。這經常表示某種并行,但其產出物具有一定依賴關系的活動。這里沒有要求后續活動一定在前導活動完成后馬上完成,但至少不能比前導活動更早完成。
開始后才結束(Start Finish),這是一種最特殊的活動邏輯關系,即一個活動的結束依賴于另一個活動的開始。例如,找到新的工作后,才放棄原來的工作。同樣,一個活動開始后不意味著另外一個活動馬上結束,但至少說明它不能在另一個活動開始前結束。
另外,還可以在先后關系中加入超前(Lead)和滯后(Lag)來進行更精確的描述。所謂超前,是指邏輯關系中允許提前后續活動的限定詞。例如,在一個有10天超前時間的完成—開始(FS)關系中,后續活動在前導活動完成前10天就能開始。
所謂滯后,是指邏輯關系中指示推遲后續任務的限定詞。例如,在一個有10天延遲時間的完成—開始(FS)關系中,后續活動只能在前導活動完成后10天才能開始??梢哉J為,超前是重疊的時間,滯后是拖后或等待的時間。